前言
發現我好的不學,壞的學十足,跟大品牌學了一樣的套路,用擠牙膏的方式來發表文章跟模版。之前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拿到 Threads 的官方 API,也分享了一個排程自動發文的 n8n 模版。
直到昨天我把之前搞不太懂怎樣拿到的 IG 官方 API,重新整理一次流程,現在不敢說完全的搞懂,不過拿到 IG Token 還是可以的。
接著我就把 n8n 的模版做了個小升級,把原本只能排程 Threads 發文的工作流,變成 IG 與 Threads 同步排程自動發文。
今天就來釋出這個模版以及分享以下幾點 :
- 這個工作流的邏輯
- 你要預先準備的東西
- 模版下載連結
- 怎樣快速設定這自動化工作流
- 注意事項
工作流介紹:IG + Threads 同步排程邏輯

第一步:從 Notion 與 Google Sheet 擷取資料(紫色)
- 系統會先去 Notion 及 Google Sheet 拿 Token 資料
第二步:依據設定條件篩選貼文內容(藍色)
- 分辨出你在 Notion 頁面裡的設定
- 在 notion 的頁面中我會給你一些示範 + 錯誤示範的例子
- 有一些欄位在這一次的工作流中沒有作用,但跟我日後發佈的工作流有關
- 必須要填寫的欄位
- Status : 當你準備好發文的時候把 Status 改成 Scheduled
- Caption : Threads 如果在需要分頁的情況下,1 個 Caption = 1 頁
- Type : Article 純文未, Image 圖片, Video 影片
- 在分頁的情況下, 第 2 頁開始只能選 Article
- 需要發 IG 的時候也留意不可能選擇純文字
- Page : 在分頁的情況下,最後 1 頁必須標為 Final
- Platform : 選擇你需要發的平台
- Final Output : 如果是圖片或影片請必須放上 Link( Meta 不接受來自 Google Drive 的 Link,我自己是用 Cloudflare R2 或者是 Imgur )
- Idea Time : 分頁發文的話請留意這邊的時間,系統是根據時間去排順序的而不是根據 Page 欄位的數字排列,時間排列由舊 → 新
第三步:依據平台與格式自動發佈貼文
- 系統會跟據你 notion 的設定去走
- 分頁的話會走去綠色(第一頁),然後會去紅色(不停的 Loop 直至 Final 的頁面才會停止)
- 單一文章的話會根據你選擇了哪些平台,分別走去黃色跟灰色
開始之前你需要準備什麼?
我把你當作第 1 次使用 n8n 的話,以下幾點你必須要先學會並得到。
相信我,我並沒有要為難你,不過確實真的需要一步一步來。
以先苦後甜的心態堅持下來,這一些東西你只做一次以後就不用重新再做,再加上以後擁有一個自動排程發文系統,絕對能把時間賺回來的!
第一點 – 安裝 n8n
- 你可以利用 Docker 安裝在自己的電腦上(完全免費) 用 Docker + Ngrok 本地部署 n8n:自動化工具快速上手筆記
- 或者是利用像 Zeabur 這種雲端平台進行部署(最便宜 $5USD/月) Zeabur 安裝 n8n 教學:從本地 Docker 遷移的省心選擇
第二點 – 取得 Threads API Token
第三點 – 取得 Instagram API Token
第四點 – 取得 Google OAuth API Token
第五點 – 取得 Notion API Token
模版下載與設定教學
快速完成設定的二個步驟
Step 1 – 指向你的 Notion 頁面
- 打開畫中標記的 notion 節點
- Database → From list :
選擇你的 notion 頁面
Step 2 – 指向你的 Google Sheet
- 把畫中標記的 Google Sheet 節點分別複製出來 (之後你會了解用意何在)
- 打開畫中標記的 Google Sheet 節點
- Database → From list :
選擇你的 Google Sheet
- 有時候選擇完之後下面的設定(黃框)會跑掉 這時候你就可以利用複製出來的節點解決這個問題
常見問題與注意事項
- 如果分頁的情況下,只有第一頁可以選擇圖片或影片
- 如果是影片的話,我現在設定上傳等待的時間為 90 秒之久(官方需要時間接收),但有時候 90 秒也不夠導致系統停跑,你可以自行再調整一個更久的時間,我把節點標記出來。
- Scheduled Trigger 是控制多少隔間執行一次這套自動化工作流,我預計是 1 小時執行 1 次,你可以自行更改,甚至你可以指定每天特定的某個時間點。 例如下午 3 點 = 0 15 * * *
需要協助?加入 Discord 社群尋求支援
希望你一切順利,但萬一你遇到任何問題的話,歡迎你來 Discord 找我, 甚至你可能直接在裡面就找到答案,因為我會把所有其他人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補充在 Discord 上。
我懂你,作為 I 人的我也很少發問,更少加入社群,能夠自己找到答案的話絕對不會問人。